类活 动和 受影 响 的 氮吹仪环境特征和标志组成一个矩阵,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定量或半定 量地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代表意义的矩阵法有: a.Leopold矩阵:Leopold等人设计了一个用 于资源 开发 工程的 环境 影响 评 价矩阵。该方法随后被用作很多矩阵法的基础,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矩阵法, 如叠代矩阵法、关联矩阵法、最优通道矩阵法以及交叉影响矩阵法等。 b.交 叉影 响矩 阵法:该法 对于 一 组将 来可 能产 生的 影 响用 两种 数据 来 表 示。第一种数据估计每一 种影 响在 将 来的 某 个特 定 时间 间 隔内 将 要发 生 的 概 率;第二种数据估计任何一种可能发生的影响,会对其他影响产生作用的概率。 (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其目的是在识别出可能是重大的环境影响之后,预测环境价值的变化量、空 间的变化范围、时间的变化阶段等。近 几十 年来 已发展 了各 种各样 的预 测手 段 和模型,其中气质和水质预测模型的定量性较为成熟,而土壤和生物环境影响预 358 第 13章 环 境 评 价 测的模型定量性较差。值得注意的 是,即使 定量 性好的 模型 也往往 都是 数值 解 或近似解,这正是目前某些通用的预测 模型 的精 确性同 其实 用性之 间存 在矛 盾 的原因。对于文化和景观环境影响主要采用专家经验判断的方法。大部分社会 经济方面的预测主要是根据专家 的经 验和历 史趋 势外 推。基于 上述 情况,有 的 学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影响预测法。一种被广 泛使用 的自适 应处 理方 法是“自 适应环境评价与管理程序(AEAM)”,该程序把影响预测方法与不确定
性处理 手 段结合在一起使用。 (3)环境影响信息的解释和传播方法 其目的是及时向公众提供环境 影响 信息,使 公民个 人或 团体有 效地 投入 到 检讨人类行为的工作中去。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公众参与。 绿色卡片 公 众 参 与 公众参与正日益成为环境影响评 价方 法的重 要组 成部 分。从社 会学角 度讲,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 位或 个人作 为主 体,在其 权利义 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环境影响 评价中 的公 众参 与是项 目方 或环评 工作者同公众之间的一 种 双向 交流,可 以 提高 建 设项 目 的环 境 合理 性 和社 会可接受性,以取得 经济 效 益、社 会效 益、环 境 效益 的 协调 统 一。公 众 参与 的主要优点是给公众个 人 或公 众团 体一 个发 表 意 见的 机 会,他 们可 能 提供 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当某些影响难以识别或不容易定量表达的时候。 13.4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3.4.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自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 一直 应用 环境影 响评 价制度 作为 指导 开 发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的工具。实践 证明,在 建设 项目的 可行 性研究 阶段 进行 环 境影响评价,从环境的 角度 充分 论证 项目 的 可行 性,是贯 彻 “预防 为 主、防 治 结 合、综合治理”方针的重 要手 段,起 着协 调经 济 发展 和保 护环 境两 者 关 系,促 进 经济效益、社会 效 益、环 境 效 益 三 者统 一 的 重 要 作用。 而 随 着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法》的颁布和实施,将环境影响评价从单纯的 建设项 目扩 展到 各类发 展规 划,对 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了法律保障。 (1)贯彻以预防为主方针,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 13.4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59 我国经济亟待发展,而人均环境 资源如 矿产 资源、淡 水资源、森 林资 源等 又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 发展,甚至影响人民身心健康。为此我 国政 府把 环境
保 护确 定为国 家长 期坚 持 的一项基本国策,切实协调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同步增长的关系,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覆辙。 (2)合理工业规划布局,促进经济发展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认识生 态环 境与人 类经 济活 动相互 依赖、相 互制 约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考 虑资源、能 源、交通、技 术、经济、消 费等 因素, 还要分析环境现状,阐明环境承受能力和防患对策。这样,就为使工业、农业、水 利、林业、渔业、牧业以及人口分布实 现合 理的 发展提 供了 可能。在 许多 特定 条 件下,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往往成为工业项目布局规划的决定性依据,成为公认 的准则。就单个建设项目的规划选 址而 言,环境 影响评 价的 结论同 样也 是主 要 依据之一,已列入我国各级规划管理部门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必需依据之一, 在特定条件下亦是决定 性的 依 据。通 过环 境 影响 评 价可 以 使工 业 布局 更 为 合 理,有利于工艺技术提高,防止畸形盲目的发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 (3)为“三同
时”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 新建、改 建、扩 建项 目和 技术 改 造项 目,其防 止 污 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 与主 体 工程 同 时设 计、同 时 施 工、同 时投 产 的制 度。 “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 评价制 度都 是我 国防止 新污 染 源出 现,贯彻 “以 防 为 主”原则的重要法律 制度,两 者 紧密 衔接、相 辅 相成,形 成了 具 有中 国特 色 的 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 环境 保护可 行性 的决 策性制 度,它明 确地 回 答了建设项目规划布局选址是否符 合环 保要求;科学地 预测 了建设 项目 运行 使 用时所外排的污染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其周围环境的承受情况;为了 达到以上两点要求,还要提出工程技术可靠、环境经济效益最佳的污染防治工程 可行性研究方案,以指 导建 设 项目 的 环境 工 程设 计。 因此,环境 影 响评 价 的 结 论,即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 复意 见,就成为 “三同 时”制 度中 污染防 治 工 程设计的指导性依据,并要求逐项具体落实,也是污染防治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 依据。所以可以认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三同时”制度具有决策指导作用。 (4)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时,要 对项 目周围 地区 的环境 状况 进行 调 查(包括必要的监测),还要对项目周围地区 以及环境 近期和远 期影响 进行分 析 和预测(包括建设过程、投产、服务期间 的正常和 异常情 况),根 据这些资 料就 可 以判定一个建设项目的污染和破坏应该控制在什么程度上方能达到环境标准的 要求。从而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管 理提 出既符 合环 境要 求,又符合 经济 要求 的 360 第 13章 环 境 评 价 适宜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