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1-5161 9676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技术应用

喷雾干燥机的工作原理

返回列表 浏览:175 日期:2020-04-18

    喷雾干燥机的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雾化→热质交换→气固分离”**三步核心流程,将液态物料(如溶液、悬浮液、乳浊液)快速转化为粉末或细小颗粒,本质是利用“增大物料表面积+高温气流快速传热传质”实现瞬时脱水干燥,具体过程可拆解为以下4个关键环节:

    1.物料预处理:确保雾化条件

    干燥前需对原料进行简单预处理,目的是适配后续雾化与干燥需求:

    去除杂质:通过过滤(如100-200目滤网)清除液态物料中的固体杂质(如颗粒、纤维),避免堵塞雾化器或影响成品纯度;

    调节浓度/粘度:将物料浓度控制在10%-50%(具体依物料特性定,如牛奶需浓缩至40%左右),粘度控制在50-1000cP——浓度过低会增加干燥能耗,过高则难以雾化成均匀雾滴。

    2.雾化:将液态转化为微小雾滴(核心步骤)

    通过雾化器将预处理后的液态物料,破碎成直径5-100μm的微小雾滴(表面积较原液态物料扩大数千倍),为后续快速干燥奠定基础。根据雾化动力不同,主流雾化器分为三类:

    压力式雾化器:物料经高压泵(压力1-20MPa)输送至喷嘴,通过喷嘴内的螺旋通道形成旋转流,高速喷出后因离心力破裂成雾滴(适合低粘度物料,如果汁、洗涤剂);

    离心式雾化器:物料送入高速旋转的转盘(转速5000-30000r/min),在离心力作用下沿转盘边缘被甩出,形成均匀雾滴(适合中高粘度物料,如中药提取物、膏状物料);

    气流式雾化器: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如氮气)以高速(200-300m/s)从喷嘴喷出,与物料形成高速剪切力,将物料撕裂成雾滴(适合热敏性、低产量物料,如生物医药制剂)。

    3.热质交换:雾滴瞬时干燥(核心反应)

    雾化后的微小雾滴进入干燥塔,与高温热气流(通常120-300℃,依物料耐热性调整,如牛奶干燥用180-220℃)充分接触,在10-30秒内完成快速脱水:

    热气流来源:由加热系统(电加热、蒸汽加热、热风炉等)提供,需先经过滤(去除粉尘)和稳流,确保温度均匀;

    接触方式:常见“并流”(雾滴与热气流同方向运动,出口温度低,适合热敏性物料,如食品、药品)、“逆流”(雾滴与热气流反方向运动,干燥更彻底,适合非热敏性物料,如化肥);

    干燥过程:雾滴表面水分因高温快速蒸发(水分蒸发吸热,使雾滴表面温度维持在50-80℃,避免物料过热变质),逐渐形成多孔或实心的干燥颗粒,随气流一同运动。

    4.气固分离:成品收集与尾气净化

    干燥后的粉末/颗粒与湿热尾气(含蒸发水分、少量粉尘)需分离,避免成品损失和尾气污染:

    初级分离:通过旋风分离器——利用气流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较大的颗粒甩向器壁,沿壁面下落至成品收集罐(回收率约95%-98%);

    次级分离:若尾气中仍含细粉(如粒径<5μm),需经布袋除尘器(滤袋材质为聚酯、PTFE等)过滤,细粉被截留后通过脉冲反吹落入收集罐,净化后的尾气(含水分、少量无害气体)经引风机排出;

    后续处理:收集的成品可根据需求进行冷却(避免吸潮)、筛分(控制颗粒粒径均匀度)或包装。

    整体流程总结

    液态物料→预处理(过滤/调浓)→雾化器(成微小雾滴)→干燥塔(与热气流瞬时干燥)→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气固分离)→成品收集(粉末/颗粒)+尾气净化排放。

    该原理的核心优势是干燥速度快、成品质量均匀、适合连续工业化生产,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奶粉、速溶咖啡)、医药(中药粉末、抗生素)、化工(染料、催化剂)等领域。


全国服务热线

021-5161 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