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1-5161 9676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解决方案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征求意见稿)对现行标准的变化有哪些

返回列表 浏览:204 日期:2020-04-1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征求意见稿)对现行 HJ/T 70-2001 的核心调整内容及实施进展如下: 

一、核心技术调整内容 

1、方法性能全面升级 检出限与测定范围优化: 原标准 HJ/T 70-2001 的检出限为 30 mg/L,仅适用于 COD≥30 mg/L 的高浓度废水。修订后,方法检出限降至5 mg/L,测定下限为 20 mg/L,未经稀释的样品测定上限提升至 700 mg/L。这一调整解决了原标准无法准确测定低浓度高氯废水(如油田净化后废水、沿海地区地表径流)的难题,填补了国家地表水考核的方法空白。 氯离子适用范围扩展: 原标准仅适用于氯离子浓度<20,000 mg/L 的废水,且未覆盖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修订后明确适用于氯离子浓度 1,000~20,000 mg/L的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尤其解决了油气田、沿海炼油厂等场景的监测需求。

2、实验流程革新 试剂用量与环保性提升: 取样体积从原标准的 20.0 mL 缩减至 10.0 mL,硫酸汞(剧毒试剂)加入比例降低 30%,同时明确回流吸收装置的导管材质需采用耐腐蚀的聚四氟乙烯或玻璃材质,减少实验二次污染。 干扰消除与质量控制强化: 新增了针对亚硝酸盐、硫化物等干扰物质的预处理流程(如加入叠氮化钠消除亚硝酸盐干扰),并要求每批次样品需同步测定空白样和质控样,质控样回收率需在 90%~110% 之间。此外,首次将废物处置条款纳入标准,明确实验产生的含汞废液需按危险废物处理。 3. 标准体系整合 替代原行业标准: 若新标准正式实施,现行 HJ/T 70-2001 将被废止,成为高氯废水 COD 测定的唯一国家标准,解决了原标准与其他方法(如 HJ/T 132-2003)的交叉适用问题。 与地方标准协同: 江西省已于 2025 年 9 月 1 日实施 DB36/2138-2025《工业废水高氯酸盐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高氯酸盐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国家标准的修订为地方标准的执行提供了方法支撑,形成 “国家方法 + 地方限值” 的协同管控体系。 

二、实施进展与时间预测 

1、标准制定流程节点 征求意见与技术审查: 2025 年 3 月发布征求意见稿,截至 3 月 28 日完成意见征集。5 月 22 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技术审查会,送审稿全票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标准进入最后修订阶段。 报批与发布周期: 根据《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标准需经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批准后发布,通常需 3~6 个月。考虑到该标准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方法标准,且送审稿已通过技术审查,预计2025 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并设置 6~12 个月的实施过渡期。

2、行业影响与配套准备 仪器设备适配: 修订后的标准对回流装置、滴定精度提出更高要求,建议监测机构提前升级设备(如采用智能回流消解仪、自动滴定系统),部分厂商(如连华科技)已推出适配新标准的 COD 测定仪。 人员培训与方法验证: 生态环境部计划在标准发布后组织全国性培训,重点解读低浓度样品测定、干扰消除等技术难点。建议监测机构在过渡期内完成方法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

三、关键建议 过渡期内的替代方案: 在新标准实施前,仍可采用 HJ/T 70-2001 或 HJ/T 132-2003(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进行监测,但需注意 HJ/T 70-2001 对低浓度样品的适用性不足,而 HJ/T 132-2003 需通过 K 值换算结果,操作复杂度较高。 获取最新动态的渠道: 可通过生态环境部官网 “标准管理” 栏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平台查询标准报批稿及实施公告,或关注行业技术论坛(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年度技术交流会)获取进展。 综上,该标准的修订将显著提升高氯废水 COD 测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全面实施。建议相关企业和监测机构密切关注官方动态,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和设备升级。

氮气吹扫仪的日常保养手册喷雾干燥机各种类型的能耗对比和优化方案

上海那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服务热线

021-5161 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