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021-5161 9676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2025 年版《中国药典》的变化与区别

返回列表 浏览:35 日期:2025-04-22

2025 年版《中国药典》自 10 月 1 日起实施,在药品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收载有调整

2025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总计 6385 种,呈现 “有增有减” 的态势。品种新增 159 种,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药注射用洛铂和注射用三氧化二砷、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首次收载利妥昔单抗等 5 个生物类似药标准;增加儿童用药标准收载,体现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成果。同时,修订了 1101 项品种,不再收载品种 32 项。其中,一部中药收载品种共计 3069 种,新增 28 种,如三七止血颗粒等,同时不再收载 19 种非药用饮片;二部化学药收载品种共计 2776 种,新增 66 个化学药品品种,聚焦临床急需领域,如抗肿瘤药物以及心血管与代谢疾病药物等;三部生物制品收载品种共计 153 种,新增 13 种;四部收载药用辅料共计 387 种,新增 52 种。

质量控制更严格

中药安全性提升:中药材及饮片禁用农药残留控制由原 33 种(55 个单体)大幅增加至 47 种(72 个单体),新增枸杞子、人参等 10 种中药材品种相应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同时,增加 54 个中药材与饮片品种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要求,如黄芪、槟榔药材增加了赭曲霉毒素 A 检查项,麸炒薏苡仁饮片项下增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检查项等。

化药杂质控制强化:化学药品重点加强杂质控制要求,持续开展杂质定性定量研究,完善有关物质分离方法,关注杂质来源与分类,合理控制杂质。对收载的 110 多个品种标准的有关物质检查项目进行增修订,增加对基因毒性杂质进行必要评估的提示。

生物制品标准完善:完善了《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人用疫苗总论》等通则(总论),收载《9403 人用疫苗杂质控制指导原则》。例如,三部收载的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7 个疫苗中不再添加抑菌剂,降低疫苗接种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潜在风险。

接轨国际标准

ICH Q4B 相关指导原则转化实施:通过直接协调和并行收载的方式,实现 ICH Q4B 全部 16 个指导原则在 2025 年版《中国药典》中的转化实施。如完善和新增《0861 残留溶剂测定法》《0862 元素杂质》通则等,修订《9101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9098 不确定度评定指导原则》等,使药品关键质量控制要求与国际标准更加协调一致。

体外实验替代体内实验推进:按照国际 “3R” 原则,在《人用疫苗总论》《9301 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等总论和指导原则中规定基于风险评估实施异常毒性检查的要求,更好地与国际要求衔接,也为企业简化放行检验提供可能。

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药品有效性控制升级:《0931 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新增 “往复架法” 和 “扩散池法”;新增《1402 放射性药品生物分布测定法》;首次收载《9404 基于基因修饰细胞系的生物检定法指导原则》《9405 糖蛋白的糖基化分析指导原则》等。

药品安全性控制加强:国际上率先新增收载《3309 热原检查法(报告基因法)》;新增《9110 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指导原则》《9016 注射剂可见异物控制指导原则》《9406 细胞类制品微生物检查指导原则》等。

药品质控技术储备强化:首次新增针对中药辐照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胶体金技术用于真菌毒素检测,建立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法。新增《9024 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以及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通则等,新增《9095 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技术指导原则》《9096 化学计量学指导原则》等。

此外,2025 年版《中国药典》在制药用水系统、微生物控制方面也有重大升级。例如,纯化水(CHP 四部通则 0432)与注射用水(CHP 四部通则 0431)作为 “药用辅料” 独立成章;明确了检测流程优化和微生物控制革新的相关要求,包括纯化水检测豁免机制、注射用水动态监控强化、生物膜风险分级等。这些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药品质量管控,推进了国际标准接轨,引入了多项创新技术,对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全国服务热线

021-5161 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