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下游的科研领域,这种传导是多方面且影响深远的。
从成本层面来看,美国作为全球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重要进出口大国,每年进口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其中许多来自受关税上调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使得美国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科学仪器成本急剧攀升。例如,美国 ARES Scientific 公司首席执行官德鲁・凯沃尔基安透露,公司供应产品约 40% 为进口,新一轮关税宣布后,众多产品报价已高出 20% 。对于科研预算本就因拨款取消和大学经费削减而紧张的美国科研机构而言,仪器成本的增加无疑是雪上加霜。科研人员在开展项目时,可能会因仪器价格上涨而面临预算超支的困境。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卡茨就对已列入拨款预算的科研项目价格存疑,不确定预算价格是否已包含关税。这可能导致一些科研项目因资金不足而被迫缩减规模、推迟甚至取消,直接阻碍科研工作的正常推进。
在供应链方面,美国关税政策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许多高端实验室仪器原产于德国、日本等国家,如今因关税面临价格上涨;即便部分仪器在美国本土制造,但其依赖的进口零部件同样受关税波及。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制造的 DNA 测序仪,可能依赖其他国家的光学元件和半导体,关税导致这些零部件成本上升,进而影响仪器的生产与供应。并且,更换供应商并非易事,建立信任、检验质量需要大量时间。这使得科研机构在采购仪器时选择受限,如果无法及时获取所需的科学仪器,科研人员的实验工作将无法按计划开展,严重影响科研进度。
从长期发展来看,科学仪器行业受关税冲击,其技术更新与创新步伐可能放缓。为了应对成本压力,仪器制造商可能会减少研发投入,这意味着新的、更先进的科学仪器研发周期延长。而对于科研领域来说,先进的科学仪器是推动科研突破的重要工具。缺乏先进仪器的支持,科研人员在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时将面临更多困难,阻碍科研成果的产出,长此以往,会削弱美国科研在全球的竞争力 。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关税政策还可能导致全球实验室设备和用品价格飙升。这使得美国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因仪器成本问题面临更多协调难题,甚至影响国际科研合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限制了科研人员获取全球科研资源与交流合作的机会,对下游科研领域的发展产生诸多负面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