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1-5161 9676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技术应用

海水中硫化物的测定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

返回列表 浏览:190 日期:2020-04-18

    在海水中硫化物(主要以S²⁻、HS⁻、H₂S形式存在)的测定实验中,其易挥发、易氧化、易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性,以及海水高盐、含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的复杂基质,是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需从样品处理、试剂管理、操作控制、干扰消除、安全防护等全流程严格把控,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样品采集与保存:杜绝硫化物前期损失

    样品采集是实验准确性的“第一道防线”,需重点防止硫化物挥发、氧化或络合:

    容器选择与预处理

    选用棕色硬质玻璃瓶(避光,减缓硫化物光氧化),禁用塑料瓶(可能吸附硫化物或释放干扰物质);

    采样前用待采海水润洗容器3次,去除内壁残留的金属离子(如Fe²⁺、Cu²⁺,会与S²⁻生成难溶硫化物,导致测定值偏低)。

    采样操作规范

    采用“虹吸法”或专用采水器(如Niskin采水器),让海水缓慢流入容器,严禁剧烈搅拌或曝气(避免H₂S气体逸出,同时防止空气中O₂溶入加速氧化);

    样品需完全充满容器、不留顶空(顶空的O₂会氧化硫化物,若无法满装,需立即用惰性气体如N₂置换顶空)。

    现场固定与保存

    采样后立即加入固定剂:按每100mL海水加1mL1mol/L乙酸锌溶液(生成稳定的ZnS沉淀,避免硫化物扩散)和0.5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10,抑制H₂S挥发),加塞后颠倒摇匀;

    固定后的样品需在4℃避光冷藏,且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超过时间ZnS可能被缓慢氧化,导致结果偏低)。

    二、试剂制备与管理:避免引入干扰

    试剂纯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测定结果,需重点关注以下要点:

    基础试剂要求

    实验用水必须为无硫蒸馏水(普通蒸馏水需通过通N₂除硫,或用活性炭吸附处理),避免水中微量硫化物干扰;

    试剂优先选用优级纯(如硫酸、盐酸、乙酸锌),尤其是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关键试剂),需确认无氧化变质(变质会导致显色异常)。

    标准溶液与特殊试剂

    硫化物标准储备液(如Na₂S溶液)需临用前标定(用碘量法标定,因S²⁻易被空气氧化,储备液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法用)需定期标定(每2周1次,若出现浑浊需重新配制),标定用的重铬酸钾需在120℃烘干至恒重;

    易氧化试剂(如对氨基二甲基苯胺)需避光密封保存,配制后储于棕色瓶,使用周期不超过1周。

    三、实验操作控制:精准控制反应条件

    不同测定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碘量法、酸化吹气-分光光度法)的操作细节不同,但核心是控制硫化物的转化与反应效率:

    1.预处理环节(针对海水高盐/悬浮颗粒干扰)

    若采用酸化吹气法(适用于低浓度硫化物或含悬浮颗粒样品):

    ①吹气装置需气密性良好(检查管路接口,防止H₂S泄漏导致结果偏低);

    ②控制吹气参数:载气(N₂或空气,需除氧)流速为100-150mL/min,吹气时间20-30分钟,反应瓶温度控制在25-30℃(温度过低则H₂S挥发不完全,过高则海水蒸发导致盐度干扰);

    ③吸收液(如乙酸锌-乙酸钠溶液)需足量,确保H₂S完全被吸收(吸收液体积一般为50-100mL,若吸收液浑浊需更换)。

    若直接测定(适用于清洁海水):

    ①样品需经离心分离(3000r/min,5分钟)去除悬浮颗粒,避免其吸附硫化物或干扰显色;

    ②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若上清液仍有颜色(如藻类色素),需加少量活性炭脱色(但需做空白实验,排除活性炭吸附硫化物的影响)。

    2.显色与滴定控制(关键反应步骤)

    分光光度法(亚甲基蓝法):

    ①显色时需先加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摇匀后再加硫酸铁铵溶液(顺序不可颠倒,否则Fe³+会氧化S²⁻导致显色失败);

    ②控制显色条件:在20-25℃下反应10-15分钟(温度过低显色慢,过高显色不稳定),于66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需在30分钟内完成,避免亚甲基蓝分解);

    ③空白实验需与样品同步操作(用无硫蒸馏水代替样品,加入相同剂量的试剂),消除试剂和环境干扰。

    碘量法(适用于高浓度硫化物):

    ①酸化时缓慢加入硫酸(1:1,v/v),避免剧烈反应导致H₂S逸出(需在通风橱中操作);

    ②加入碘标准溶液后需立即塞紧瓶塞,暗处放置5分钟(确保I₂与S²⁻充分反应:S²⁻+I₂=S↓+2I⁻);

    ③滴定近终点时(溶液呈浅黄色)再加入淀粉指示剂(过早加入会导致I₂被淀粉吸附,终点滞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褪去且30秒内不恢复,记录体积。

    四、干扰消除:针对性解决海水基质影响

    海水的高盐、金属离子、有机物是主要干扰源,需针对性处理:

干扰类型干扰机制消除方法
高盐(Cl⁻、SO₄²⁻)   影响显色体系pH,或导致沉淀吸附硫化物①空白实验用“人工海水”(模拟样品盐度)校正;②显色时适当增加缓冲剂(如乙酸钠)用量,稳定pH
 金属离子(Fe³+、Cu²+)与S²⁻生成难溶硫化物,或催化S²⁻氧化加入0.1mol/LEDTA溶液(每50mL样品加1-2mL),掩蔽金属离子
有机物(如腐殖酸)干扰显色反应,或与试剂生成有色物质 ①酸化吹气法去除(有机物随载气挥发,硫化物被吸收);②加5%过氧化氢溶液(少量多次)氧化有机物,再做空白校正
 氧化性物质(如NO₃⁻、ClO⁻)氧化S²⁻为SO₄²⁻,导致测定值偏低加入0.5g抗坏血酸(每100mL样品),还原氧化性物质后再测定
  五、安全防护:规避有毒与腐蚀性风险

    有毒物质防护:H₂S是剧毒气体(对黏膜和呼吸系统有强刺激性),所有涉及酸化(释放H₂S)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佩戴防毒面具(或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

    腐蚀性试剂防护: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试剂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戴耐酸碱手套,若不慎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试剂储存:硫化物标准溶液、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等需单独储存,远离强酸和氧化剂(避免发生反应释放有毒气体)。

    六、数据质量控制:确保结果可靠

    平行实验:每批样品至少做2-3个平行样,相对偏差需≤5%(若偏差过大,需检查采样是否均匀、操作是否规范);

    标准物质验证:定期用“海水硫化物标准物质”(如GBW(E)080961)进行方法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需≤10%;

    空白与质控样:每批实验需带“试剂空白”(无硫蒸馏水+所有试剂)和“质控样”(已知浓度的硫化物溶液),空白吸光度需≤0.020(分光光度法),质控样回收率需在90%-110%范围内。

    综上,海水中硫化物测定的核心是“防损失、除干扰、控条件”,需从样品采集到数据计算的每个环节严格遵循规范,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那艾精密仪器新闻中的属性喷雾干燥机应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的案例

上海那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服务热线

021-5161 9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