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HJ 1226-2021《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酸化吹气吸收法和酸化蒸馏法均可用于水质硫化物测定,前者适用于大部分常见水样,后者更适用于低浓度硫化物水样。
具体选择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样品浓度:对于硫化物浓度较高的水样,如一些工业废水,可优先考虑酸化吹气吸收法。若水样中硫化物浓度极低,如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Ⅰ 类标准限值为 0.005mg/L)、低于一类标准的低浓度海水等,为保证回收率和检测精度,应选用酸化蒸馏法,标准中规定此时需搭配 30mm 光程比色皿测定。
干扰物质:若水样中存在较多易挥发的干扰物质,且这些物质在吹气过程中可能随硫化氢一起被吹出,影响测定结果,此时酸化蒸馏法更合适,因为蒸馏过程可通过控制温度等条件,更好地分离硫化氢与其他干扰物质。若干扰物质主要是不挥发性的,或者通过吹气过程能较好地排除干扰,可选择酸化吹气吸收法,该方法能通过氮气吹脱,去除部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干扰。
设备和操作条件:酸化吹气吸收法需要使用硫化物酸化吹气仪,需控制氮气流速等参数。酸化蒸馏法需使用蒸馏仪,要注意蒸馏温度、馏出液收集等操作。若实验室已配备成熟的吹气设备,且操作人员对吹气法操作熟练,对于一般水样可优先选择酸化吹气吸收法。若实验室更擅长蒸馏操作,或对低浓度样品检测需求较多,可选择酸化蒸馏法。
检测效率:酸化吹气吸收法通常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样品,效率相对较高。而酸化蒸馏法一般一次处理一个样品,检测效率较低。如果样品数量较多,对检测效率有要求,且样品符合吹气法适用条件,可选择酸化吹气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