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氮吹仪器官组织的疾病除与酶含量和活性异常有关外,有些疾病可使细胞内酶逸入体液中,因此通过对 血液、尿等体液中某些酶活性的测定,可以反映某些器官组织的疾病状况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血液中某 些酶活性升高或降低是因为: !某些组织器官损伤后造成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升高,细胞内的某些酶 可大量释放入血。例如,急性肝炎或心肌炎时,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中淀粉酶 活性升高等。 "细胞转换率增加或细胞增殖加快,如恶性肿瘤迅速生长时,其标志酶的释放量亦增加,如 前列腺癌病人血清中可有大量酸性磷酸酶出现。 #酶的清除障碍或分泌受阻也可引起血清酶活性升高。 例如,肝硬化时,肝细胞表面清除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受体减少,造成血清中该酶活性增加。 $酶的诱导合 成增加。如胆管堵塞造成胆汁返流,可诱导肝合成碱性磷酸酶大大增加。 %某些酶合成减少,例如,肝功 能严重受损时,许多肝合成的酶量减少,如血液中凝血
酶原、因子 &等。 !!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清中某些酶的含量及活性协助某些疾病的诊断(表 " #$)。例如,心肌梗死患 者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活性增高,常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表 ! "#$用于诊断的一些血清酶 酶主要来源主要临床应用 淀粉酶唾液腺、胰腺、卵巢胰腺疾患 碱性磷酸酶肝、骨、肠黏膜、肾、胎盘骨病、肝胆疾患 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红细胞前列腺癌、骨病 谷丙转氨酶肝、心、骨骼肌肝实质疾患 谷草转氨酶肝、骨骼肌、心心肌梗死、肝实质疾患、肌肉病 肾、红细胞 肌酸激酶骨骼肌、脑、心、平滑肌心肌梗死、肌肉病 乳酸脱氢酶心、肝、骨骼肌、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结心肌梗死、溶血、肝实质疾患 胆碱酯酶肝有机磷中毒、肝实质疾患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 !!医学临床上常应用某些酶作为替代治疗或对症治疗的药物,一些酶是抗菌、抗癌等药物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替代治疗 !!由于某些酶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可补充此酶予以治疗。如消化腺分泌功能
不良所致的消化不良,可服 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某些酶先天性代谢障碍,也可补充相应酶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发展的用脂质体将所需酶靶向代入体内是一种补充酶的方法。也可用各种方法引入该酶的基因以 达补充酶的目的。 !!(二)对症治疗 !!临床上常用链激酶、尿激酶及纤溶酶等溶解血栓,用于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等。一些蛋白酶常用于溶 解及清除炎症渗出物。 !!(三)抗菌治疗 !!一些药物是根据酶的竞争性抑制原理而设计的,如磺胺类药物,可竞争性抑制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 成酶,阻碍细菌体内核酸代谢而破坏其生长、繁殖,达到杀菌或抑菌目的。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通 过抑制转肽酶活性,阻断菌体的蛋白质合成而起抑菌作用。青霉素则是阻断细菌细胞壁合成中糖肽转肽 酶的活性而杀菌的。 !!(四)抗肿瘤治疗 !!肿瘤细胞有其特殊的代谢方式,若能阻断相应的酶活性即可达到阻止肿瘤生长的目的。应用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