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的聚集。凝血酶水解去掉了氮吹仪纤维蛋白原的两个 !亚基和两个 "亚基的 $末端肽段,生成可溶性纤维 蛋白。可溶性纤维蛋白分子之间没有同种电荷的排斥,可以聚集成纤维蛋白凝块(图 #% ’)。 !!因子 !(催化纤维蛋白中一条肽链的谷氨酰胺残基的 $酰胺基和另一条链的赖氨酸残基的 %氨基 反应,释放一分子氨,形成共价的异肽键,使血凝块更加牢 固和稳定(图 #% ))。血小板来源和血浆来源的因子 !都 是转谷氨酰胺酶原( *+,-+(./012-(34.(/5)。在凝血酶的催化 下,被水解激活。 !!(三)抗凝血物质 !!体内存在许多抗凝物质,它们通过和蛋白酶形成复合 物抑制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液凝固。现将主要的抗 凝物质介绍如下: ! !67抗凝血酶 " !!抗凝血酶 "(8.-4-9+,3:4. ",8; ")是单链糖蛋白,主 要由肝合成,抑制凝血酶和 #(的活性,同时也可抑制因子 $(、%(、&(、纤溶酶、尿激酶、胰蛋白酶和激肽释放酶的活 性。抗凝血酶 "占血浆总抗凝血活性的 <%=左右。抗凝血 酶"可以直接与凝血酶结合,也可先与肝素结合成复合物, 再与凝血酶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其抑制作用比 8; "单 独作用时高出 > %%%倍。 ! !#7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4//25 ?(@-,+ *(-9A(B 4.94:4-,+,;CDE)是相对分子质量为 "# %%%的蛋白质,通常 与血浆脂蛋白结合。它能特异地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 ;C ’( F(# G #(复
合物相互作用,抑制其活性, 从而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 !"7 !# 巨球蛋白 !! !# 巨球蛋白(!# 3(@+,01,:214.)是肝细胞合成的二聚体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 ")% %%%。它抑制正 常存在于血液中大约 6H&的凝血酶活性;此外,它还与几种具有蛋白水解酶性质的凝血因子结合,抑制其 蛋白水解作用。但 !# 巨球蛋白本身不是蛋白酶,不能水解蛋白质。 ! !&7蛋白 F和蛋白 I!!蛋白 F(*+,-54. F,DF)是一种蛋白酶原,蛋白 I( *+,-54. I,DI)是其辅助因子,两者都含 #羧基谷氨 酸残基,需要维生素 K参与其合成。 DF被膜结合的凝血酶凝血调节素(-9+,3:,3,L214.) F(# G复合物激 活。活化的 DF在 DI参与下,水解 ((和)(分子中某些位置的精氨酸构成的肽键,将其灭活,从而抑制 图 #% )!因子 !催化纤维蛋白的交联 图 #% J!凝血酶的变构效应和对纤维蛋白原及蛋白 F的作用 #"!第四篇 &综&合&篇 凝血。可见,凝血酶具有凝血和抗凝血的双重作用(图 !" #)。蛋白 $和蛋白 %缺乏或者突变可导致血 栓性疾病。 & &’(蛋白 ) &&蛋白 )(*+,-./0 ),1))是含 !羧基谷氨酸残基的血浆糖蛋白,它没有蛋白酶的功能。它可与血浆中 的依赖蛋白